2018年農業補貼政策的5大變化
瀏覽:170 發布日期:2018-01-12 15:40:34
1、向種植者傾斜
農業種植者補貼,例如玉米、大豆、馬鈴薯補貼等,明年還會有,并且一些普遍性的農戶都能領到的補貼,大都是集中在種植業。
2、向耕地地力保護傾斜
耕地地力保護實則就是保護耕地,即是將過去的農業“三項補貼”整合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而該項補貼過去主要是補給“地主”的,往后將可能直接補給種植者。
例如:耕地輪作補貼,其中糧豆輪作補貼面積擴大到了1000萬畝,糧改飼的試點擴大到431個縣1100多萬畝,這就是在促進農牧結合,種養循環,保護耕地。
3、向農機補貼傾斜
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業機械化運作也在農村全面普及,國家對于農機購置補貼的思路是“縮范圍、降定額、促敞開”。敞開補貼的機具,買多少補多少,沒有上限,然后依次保障其它重點機具的補貼需求。補貼的力度還是得咨詢當地政府為準,每個省份都不太一樣,秸稈顆粒機是農機補貼重點。
4、向秸稈利用回收補貼傾斜
過去農村秸稈利用回收大都是用來喂養牲畜或是當作柴火儲備等,然而,近年來,由于煤電、天然氣的普及,工業制品的豐富,現在農村的秸稈回收大都是利用秸稈顆粒機制粒成飼料顆粒和燃料顆粒,解決了秸稈焚燒污染空氣等問題。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秸稈回收利用,國家提出,以東北和京津冀等9個省份為重點,集中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秸稈還田按照面積每畝補貼25元左右。
5、向農膜回收利用傾斜
在農業種植過程中,農地膜的殘留對于土壤的破壞性非常大,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因此國家將會選擇在內蒙古、甘肅、新疆、黑龍江等地的100個重點縣推行地膜清潔生產,給予資金、用于探索殘膜回收機制、綠化農作物種植環境、保護生態平衡。